【文字解读】《芜湖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》
近日,芜湖市体育局、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芜湖市教育局、芜湖市财政局、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(林业局)、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印发<芜湖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>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:
一、《行动计划》决策背景和依据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芜湖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阶段,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加快全民健身设施建设,根据《安徽省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(皖体办〔2021〕34 号)等文件精神,结合我市体育设施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制定本计划。
二、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
制定好《行动计划》,对加快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,破解“去哪儿健身”难题,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健康水平,推动芜湖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,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三、研判和起草过程
为做好起草工作,市体育局高度重视,会同相关部门,深入调查研究,摸清我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,结合我市实际,明确补短板工程有关任务指标,编制过程中注重与国务院《全民健身计划2021-2025年》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》《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相衔接,征求了意见和建议,修改完善后予以印发实施。
四、工作目标
全市建成“10-15分钟健身圈”,全民健身设施“举步可就”,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有效扩大供给,全民健身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,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。到2025年,新增健身设施总量253.13万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.66 平方米以上,全市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.1块以上。
五、主要任务
为推进规划落实,主要提出了三大主要任务。
(一)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
推进短缺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建设,加强体育公园、全民健身中心、游泳跳水馆(游泳池)和社区足球场地等建设力度,建成“10-15分钟健身圈”。
(二)优化健身设施布局
一是优化全市全民健身设施区域空间布局,推动市域内健身设施均衡分布,老旧城区改造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。二是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要,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。
(三)提升全民健身设施使用和管理水平
一是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,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。二是提升全民健身设施开放和服务水平。三是推动体育场馆多元运用和安全管理。
六、创新举措
结合芜湖实际,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、推动体育场馆多元运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升级和创新。
七、保障措施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二是拓宽经费来源渠道。三是加强考核督查。
八、解读机关和解读人及其联系电话、电子邮箱
解读机关:芜湖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
解读人:朱元贵
政策咨询服务电话:0553-3839833
电子邮箱:ahwhstyj@163.com